什么是边缘计算?
大家知道,云计算解决了算力需求与硬件成本之间的矛盾,让人们能轻松实现各类数字化应用。
随着运用普及,云计算也会面临新问题。试想一下,如果大家都在玩一个很火的手游,而它的服务器只部署在A城市这一个中心数据节点。那就会出现以下情况:一是距离较远的B城市的游戏的玩家玩起来延迟特别高,因为服务器离用户太远了,传输时延随之增加。二是中心节点不堪重负,由于数据高度集中,访问流量都汇聚到A城市节点,带宽或者性能一旦跟不上,就容易出现拥塞。这些会导致云端响应慢,延迟高,玩游戏卡成了看幻灯片,这种用户体验谁也受不了。
为应对这些新挑战,边缘计算应运而生。人们对云计算的集中化结构进行了拆分,把需要快速响应的服务能力部署到网络边缘,也就是尽可能靠近用户的地方。这样既缩短了服务器到用户的距离,又通过分布式结构有效缓解了中心节点的压力。简单的说,把云计算延伸到网络边缘,在靠近用户的地方提供服务,就是边缘计算。
如果用快递来打个比方,FPGA边缘计算价格,或许你就能更好理解“边缘计算”节点的概念。买家在网购下单后,到货速度当然越快越好,但如果从北京发货到重庆,FPGA边缘计算报价,再快也不可能当日达。于是,网购平台在重庆建了个“本地仓”,这样不仅重庆用户可以当天就收货,FPGA边缘计算卡,而且还节约了邮费。你把快递包裹想象成数据,物流想象成网络,那么“本地仓”就是边缘计算节点。
关于边缘计算技术
近年来,“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得到广泛应用,但是随着万物互联以及 5G 高带宽、低时延的时代的到来,各类业务如车联网、工业控制、4K/8K、虚拟现实 / 增强现实(VR/AR)等所产生的数据量增长,对计算设施带来了实时性、网络依赖性和安全性等方面的要求,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国内外学者们提出了边缘计算的概念。边缘计算的“边缘”指的是在数据源与云端数据中心之间的任何计算及网络资源。例如,智能手机就是个人与云端的“边缘”,FPGA边缘计算,智能家居中的网关就是家庭设备与云端的“边缘”。边缘计算的基本原理就是在靠近数据源的地方进行计算,是在靠近物或数据的网络边缘侧,融合网络、计算、存储、应用能力,就近提供边缘智能服务的开放平台。与云计算相比较,边缘计算就近布置,因而可以理解为云计算的下沉。
边缘计算实现了物联网技术前的连接性、集中化和智能化,由此可以满足敏捷连接、实时业务、数据优化、应用智能、安全与隐私保护等方面的需求,是实现分布式自治、工业控制自动化的重要支撑。
边缘计算是计算系统从扁平到边缘,以及面向 5G 网络架构演进的必然技术,同时也提供了一种新的生态系统和价值链。第三方数据分析机构IDC 预测,到2020年,将有约500亿的智能设备接入互联网,其中主要涉及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个人交通工具等,其中 40% 的数据需要边缘计算服务。边缘计算有着强大市场潜力,也引起了各研究机构、标准组织、服务提供商和产业界极大的关注。
边缘计算的兴起
从那时起,边缘计算能力一直在提高。
2017年,为了扩展低性能的计算设备,Movidius神经计算棒以低于100美元的价格,仅需0.5W的电量便能进行每秒一千亿次浮点计算。
2018年,华为推出了麒麟980处理器,在0.1W的电量下可以完成每秒五千亿次的浮点计算。其他供应商紧随其后。谷歌发布了Edge TPU Units,瑞芯微(Rockchip)公布了RK3399。这两个约每秒能够处理3万亿次浮点计算,成本在100美元左右。
2019年,带有人工智能技术硬件加速的器(特别是神经网络)的特定微型计算机得到普遍使用。所有关键的硬件厂商都陆续发布了AI软件栈的边缘优化版本,这进一步提高了性能。目前,一般使用的AI板有,谷歌的Edge TPU——使用专门的ASIC芯片制作而成用以处理AI的预测推理功能。价格低于100美元的英伟达Jetson Nano 配备了128个英伟达CUDA。瑞芯微发布的 RK3399 Pro——带有神经网络处理器的开发板(其性能甚至略优于英伟达Jetson Nano)。
物联网技术的大幅提高让我们得以发展nBox——这款边缘计算设备不仅能够借助多达12个通道记录高质量音频,并且还可以通过边缘计算实现人工智能。所谓边缘计算,是指大多数处理过程将通过本地设备实现而无需交由云端完成。
FPGA边缘计算-北京速核电子公司-FPGA边缘计算卡由北京速核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提供。北京速核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在仪器仪表这一领域倾注了诸多的热忱和热情,速核电子一直以客户为中心、为客户创造价值的理念、以品质、服务来赢得市场,衷心希望能与社会各界合作,共创成功,共创**。相关业务欢迎垂询,联系人:白利。